佛学典故:龙华三会[兜率内院]
17世纪西藏绘画 鲁宾艺术博物馆藏 弥勒兜率净土图
佛学典故:龙华三会[兜率内院]
17世纪西藏绘画 鲁宾艺术博物馆藏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编者按:值得行人警惕的是,历史上一直有民间宗教组织以弥勒佛(菩萨)、龙华三会之名造反的传统。Sant Mat一直主张,Sant Mat的行人和传承专注内在实修、远离政治,Sant Mat的实修手段可以适用于任何的修行系统,可以适用于任何根器的行人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弥勒(梵语Maitreya),意译是“慈氏"。"弥勒,姓也;阿逸多,字也。南天竺婆罗门子。”(后秦·鸠摩罗什《注维摩诘经》)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,先入灭,上生兜率天内院,成为著名的“补处苦萨",即"未来佛”。详见《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》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“现在佛”释迦牟尼曾经授记,谓弥勒上生四千年(合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)后,仍然下生此土,补登佛位。“龙华三会”即弥勒下生后的事情,载《弥勒下生成佛经》。据说,在弥勒下生前,世问安稳美好,人民聪明长寿。弥勒托生在翅头末城的大婆罗门家中,父名妙梵,女名梵摩波提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弥勒稍长,观五欲之患,修无常之想,“出家学道,坐于龙华菩提树下,树茎枝叶高五十里,即以出家日”,得道成佛。弥勒成佛后,“无量千万亿众见世苦恼,皆于弥勒佛法中出家。”弥勒佛遵循释迦牟尼当时的嘱托,在华林园龙华树下,说法度脱众生。“初会说法,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;第二大会说法,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;第三大会说法,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。”这就是将要度脱无数众生的“龙华三会”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会后,弥勒入翅头宋城,人天欢腾。又往耆阇崛山①见大迦叶,怀念“释迦牟尼佛于恶世中教化无量众生”。据说,“弥勒佛住世六万岁,……灭度之后,法住于世亦六万岁”。《增一阿含经》卷四四亦载其事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《心地观经》卷二谓:“若有得闻此《心地观·报四恩品》,……若命终时,即得往生弥勒内宫,睹白毫相,超越生死,龙华三会,当得解脱。”原来,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分为内、外两院。外院为一般天众所居,内院为“补处菩萨”所居,即今之“弥勒净土”。“弥勒净士”影响仅次于“弥陀净土”。唐·玄奘临终,发愿“生睹史多天(即兜率天)弥勒内眷属中,奉事慈尊(即弥勒),佛下生时,亦愿随下,广作佛事"。(《慈恩传》卷十)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南朝陈·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用其典谓:“三会济济,华林之道未孚;千尺严严,穰佉②之化犹远。”南朝已有“龙华会”的仪式。
17世纪西藏绘画 弥勒兜率净土图(局部)
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谓:“四月八日,诸寺各设斋,以五香水浴佛,作龙华会。”后亦以“龙华会"喻指高僧的法会。如唐·刘长卿《游支硎寺》诗:“支公去已久,寂寞龙华会。”
弥勒成道的龙华树与释迦成道的菩提树同负盛名。关于龙华树的由来:
清中期 弥勒兜率天 唐卡
一说,“枝如宝龙,吐百宝华",故名龙华。(见《弥勒大成佛经》)
一说,"是龙中所尚之花,西方颇有其种",故名龙华。(《大日经疏卷》七)
龙华树当即菩提树的一种,所谓“龙华菩提树”。
本文摘录自《佛学典故汇释》 作者:李明权
①耆阇崛山:音[qí dū jué shān] 梵语的译音,又译为 灵鹫山、灵鸟山、灵鸟顶山。在中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,为 释迦牟尼 说法之地。
②禳佉:音[ráng qū] ㄖㄤˊ ㄑㄩ,禳佉,1.梵语。印度古代神话中国王名,即转轮王 。也写作“儴佉”、“蠰佉”。2.意译螺、贝、珂。海底软体动物之腹足类,乃体外具螺壳者之总称。其中梭尾螺,俗名海哱啰,发声甚响而远闻,故佛门以之喻佛说法大勇猛,而称法螺。
音流(Sant Mat)资讯整理:
https://santmat.kuaizhan.com/
音流瑜伽(Sant Mat)简介
http://m.santmat.biz/